全國咨詢熱線
400-636-7188
綠都概況
董事長致辭
董事長簡介
綠都畫冊
企業文化
品牌榮譽
領導關懷
大事記
山東電視臺:山東省十佳三農人物頒獎典禮
沈志強,男,漢族,山東省榮成人,1963年11月生,博士,研究員二級,先后畢業于山東農業大學獸醫專業和中國農業大學預防獸醫專業?,F任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濱州市十一屆人大常委;中英禽病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山東省畜禽用蜂膠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山東省高密度發酵與高效表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山東綠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核心創始人、董事長、首席專家。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原黨總支書記、院長。曾兼任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九屆人大代表,山東省濱州市人大常委。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生物制品學分會常務理事,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獸醫公共衛生學分會常務理事,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常務理事,山東省畜牧獸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白羽肉鴨聯盟副主席、山東省獸醫協會會長、山東省獸藥協會副會長、山東省奶業協會副會長,山東省蜂業協會副會長,山東省畜牧協會常務理事、山東省畜牧獸醫學會生物制品和動物藥品分會理事會副理事長,山東省畜牧獸醫學會禽病分會副會長等。是科技部、人社部、農業農村部、全國博管辦、山東省科技廳、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等項目評審專家。被山東省人民政府聘為山東省農業農村專家顧問團畜牧獸醫分團專家、山東省畜牧獸醫局等聘任為山東省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山東省人畜共患病防控專家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非洲豬瘟防控專家組專家、山東省畜禽疫病凈化評審專家等。被中國農大、吉林大學、山東農大、華中農大、青島農大、山東農業工程學院、濱州醫學院、濱州學院等高校聘為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或兼職教授、特聘教授、客座教授。 他先后獲得國家特殊人才支持計劃領軍人才(萬人計劃專家)、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津貼、中國青年科技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科技部科技創新創業人才、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全國做出突出貢獻的獸醫博士學位獲得者;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山東省十佳優秀專業技術人員、山東省十佳中青年科技專家、山東省優秀科技工作者、山東省技術轉移十佳個人、山東省服務業先進個人、山東省青年科技獎;山東省先進工作者、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山東十佳三農人物稱號、山東省十大杰出青年;濱州市首屆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員等榮譽稱號。榮獲2014年濱州市科學技術最高獎,連年獲得市委市政府高層次專業人才年度獎,渤海英才-杰出貢獻專家。先后被評為中國經濟百名杰出人物、中國品牌優秀人物、全國優秀中小企業家和濱州改革開放30周年十大經濟人物及濱州撤地設市十周年十大先進人物等榮譽稱號。 他作為獸醫界連續四屆的全國人大代表,積極依法履職,多次應邀列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后參與了憲法及30多部法律的制定與修改,領銜提出的部分修改意見建議被全國人大常委會采納寫進了法律,為我國的民主法治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領銜提出全國人大代表建議100多份,參與提出全國人大代表建議300多份,大多數被國務院及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兩高采納辦理,為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促發展、惠民生、保穩定、利長遠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先后多次受到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胡錦濤、溫家寶、吳邦國、王岐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他主持研究院工作20多年,以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家國情懷提出了“敬業創新,成就人生;人才為本,服務社會;科技創新,產業報國。”的辦院宗旨。結合該院的實際,于2008年創造性地提出了“全面建設研學產合作創新特色研究院”的發展目標,并以“五引五促五創一降一補一增”系統轉型升級活動為抓手持續推進,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根據研究院的職能職責和新時代發展要求,適時提出了“引人才,爭項目,建平臺,育團隊,出成果,增實力,促合作,謀發展”的總體工作思路,解決了生產市場中一系列的難點、堵點、痛點技術難題,為企業賦能、為產業增效、為農民增收貢獻了智慧和力量。將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千萬家。為“富強濱州”建設及全國現代畜牧獸醫行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走的是一條不斷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走的是一條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強開放合作之路,走的是一條勇于打破常規、創新驅動發展之路。取得了寶貴的經驗,留下了以下珍貴的精神財富: 全面建設研學產合作創新特色研究院是符合全院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道。 人才是第一競爭力,領軍人才引領創新發展。“用好現有人才,留住關鍵人才,引進領軍人才,培養骨干人才,重獎突貢人才”的人才發展戰略是人才強院的成功之道。 堅持“四個面向”,加強科技自主創新,解決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難題,是全院科技事業發展的后勁之所在、核心競爭力之所依、前途命運之所系,是全院的首要任務。 堅持研學產合作創新是全院科技創新,產業報國可持續發展的特色與生命。是創建“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的新時代要求。 堅持公益與市場融合發展的農技推廣服務模式是全院人才為本,服務社會的必由之路。 加強國際合作交流,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是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具體行動,是拓寬國際化視野,引進國外人才與技術,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重要舉措。 弘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勇于擔當、樂于奉獻”的崇高價值觀是全院科技工作者新時代追求的科學家精神。 練就“五引五促五創一降一補一增”十八般武藝是全院員工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安身立命,成就人生之本,也是全院發揮職能職責作用,服務社會的價值體現。 他先后主持了國家、省、部級項目30余項,獲國家發明三等獎1項(首位)、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首位)、省星火科技二等獎1項,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0余項,省農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首位),中國技術市場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技術市場科技金橋獎一等獎1項(首位)等。獲國家新獸藥證書6項,擁有專利10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10余項。主編參編專著10余部,據不完全統計,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約500余篇,有200余篇被SCI、EI、ISTP、Agris等國外權威刊物收錄。培養博士后、博士、碩士生約100多人次,大學生1000多名,培訓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與養殖能人20余萬名。他主持研發了新獸藥與飼料等產品80多種,主持及參與制定國家、地方、團體、企業標準50余項。研究領域以預防獸醫學、獸醫生物技術與生物制品、獸藥制劑、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為主,幾乎涉及畜牧獸醫全產業鏈。 他堅持“四個面向”,全力推動產品導向科研創新,大力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于2004年領辦創建了濱州國家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和濱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山東綠都生物工程高科技園,設計并組織建成了GMP國際標準生物制品生產車間和獸藥制劑生產車間,成為世界上最早與最大的蜂膠疫苗研發生產基地。持續不斷加強企業技術創新,產品研究、開發、生產實現了一體化有機結合,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疫苗產品及相關技術已推廣到全國各地,并沿著一帶一路延伸到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國家。提高了濱州的知名度與美譽度,闖出了一條研學產銷一體化和人才科技資金產業一體化的發展模式,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千萬家。為我國現代畜牧獸醫行業的發展及鄉村振興做出了突出貢獻,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及生態環保效益。 他率先打破了疫苗制造常規,開創性地以具有廣譜生物學活性的天然物質蜂膠代替傳統的化學物質為免疫增強劑制造疫苗,獨創發明了納米蜂膠疫苗制造工藝技術平臺,這在獸醫生物制品學與預防獸醫學領域是一項新的重大突破,解決了部分疫苗免疫的關鍵技術問題,有關技術指標居世界領先水平,疫苗產品獲國家二類新獸藥證書,疫苗的制備方法獲中國發明專利,項目技術榮獲國家發明三等獎,疫苗產品產業化被科技部列為國家級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在全國重點推廣,為我國禽霍亂的防控工作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主持完成的山東省自主創新重大專項《豬瘟耐熱保護劑活疫苗及其標準化防治技術產品產業化生產》,解決了豬瘟耐熱凍干保護劑活疫苗一系列產業化關鍵技術、疫苗防疫推廣應用技術、實驗室鑒別診斷技術及免疫檢測技術等難題,打破了外國的技術封鎖與壟斷,實現了豬瘟耐熱活疫苗的產業化生產,建成世界上最大豬瘟耐熱凍干疫苗的研發生產基地,連續多年全國品牌與市場占有率第一。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產品獲山東省名牌產品,被科技部列為國家級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在全國重點推廣,為我國豬瘟的防控工作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作為山東省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和山東省非洲豬瘟防控專家組專家,他主持完成的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非洲豬瘟檢測試劑產業化及非洲豬瘟綜合防控技術研究與示范》,研制成功非洲豬瘟熒光定量檢測試劑盒和REA恒溫熒光定量檢測試劑盒等一系列檢測試劑,用于生產臨床,效果良好?;谙到y思維提出了綜合防控非洲豬瘟的10大策略,研究集成了6種有效防控非洲豬瘟的成功模式,在全國各地推廣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與生態環保效益。為危害嚴重的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和生豬穩產保供工作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